2021年10月28日,在總經理辦公會上,總經理王風華先生針對業務三部新產品接單率低的實際情況,重點闡述了研究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對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性。
這幾天通過系統數據分析,發現今年的新產品接單率整體不到30%,個別客戶的新款接單率還停留在個位數。新產品的開發款數、新產品接單率決定了公司接單的持續性,決定了銷售目標能否達成,也決定了企業未來能否做大做強。因為每一款產品都有生命周期,超過了一定的時限,被消費者選中的概率就會降低,那么這款產品就面臨著下架。導致新產品接單率低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我們的銷售人員和產品規劃人員不了解客戶,沒有把握市場方向和客戶需求,推薦給客戶的新產品沒有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是我們的技術團隊在研發方面存在瓶頸,沒能為客戶提供既有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賣點,又極具性價比的產品。那么如何提高新產品的命中率和接單率呢?用三句古詩來闡述我們開發思路。
一、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過去,新產品開發的主要信息來源于市場上流行什么款式我們就模仿什么款式,設成上出現什么新工藝我們就追隨式應用什么工藝。向客戶推薦的新款沒有針對性,沒有深入分析客戶的品牌元素、消費群體和價格定位,沒有根據客戶市場推廣周期把我們的新產品及時推薦給客戶等。鑒于我們在上述中的不足,也就導致我們的新款命中率不高。為了使整體的接單總量達成目標,公司采取的策略是加大新產品開發款數,通過廣種薄收的方式以期達到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目的。雖然新款開發以量取勝這種方式解決了新款接單的體量,但是我們的研發成本在持續上升,浪費了大量的研發資源。而且新產品的同質化比較嚴重,競爭優勢不明顯,這也間接導致公司陷入了與同行業的價格戰。
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現階段,為了避免與其它企業的同質化競爭,我們將對市場上現有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通過工藝改良讓其能批量化生產,以降低加工和材料成本。比如解決碳纖維、記憶、鋁材、TR、塑鋼等材料不能大批量應用的問題;解決拼料、背膠、包花、點漆堡等工藝不能快速生產的問題。如果我們解決這些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批量和快速生產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使用這些新工藝和新材料導致報價高昂的問題。當我們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把價格降到大多數客戶能接受的范圍,而其他廠商難做到,那么就提高了產品的競爭門檻,也就為我們創造了競爭優勢。
三、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未來,在產品研發方面,我們將通過市場分析和客戶需求調查,開發出既有自己特色,又能引領市場朝流的產品。在技術研發方面,我們將圍繞“專業化、素質化和職業化”的戰略項目,引進專業人才,讓這些技術專家專心去研究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并把這些先進的研發成果申請成專利,建立知識產權的護城河。我們希望未來公司的展示中心,不只是產品,也應有甌海的專利墻。同時,把這些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應用到我們的產品開發上。只有我們的研發走在市場前沿,做時代改革和創新的先鋒者,才能實現“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增長。
早在2005年公司就提出了“開發引路、品質興企”發展戰略,要想實現這一戰略,我們就要從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等方面著手,通過創新來建立護城河。同時,我們要把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優勢,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有力支撐和重要保障。